由央行牵头组建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清算平台“网联平台”启动试运营。这意味着第三方支付不再被允许与银行直连,清算业务会由网联平台统一完成。 此前,由于涉及到清算,第三方支付会沉淀大量的客户资金。 点融网联合CEO、投资人郭宇航不久前曾参加过一个行业闭门会议。据他回忆,在场的央行领导当时明确表态,由备付金产生的收益不应该归属于支付机构。据央行数据显示,截至2016年第三季度,267家支付机构吸收客户备付金合计超过4600亿元。 “我知道一些支付公司,这些沉淀资金的利息占到它整体利润的一半。这些钱本来不属于你,但产生的利息归了你。”郭宇航告诉创业家&i黑马,在这个行业,来自沉淀资金的利息是主要的利润来源。以预付费卡为例。当用户充值了1000元后,如果没有产生消费行为,这些资金就会沉淀下来。支付机构挪用或占用资金是较主要的意图。 而在几天后,也就是4月17日,一项有关“备付金集中管理”的政策将正式实施。不同实力的第三方支付机构会被分类评级,交存备付金总额的10%~24%,两年过渡期后全部交存。 对于绝大多数第三方支付机构来说,它们的盈利方式正受到规范的限制。 尽管如此,在拉卡拉创办人孙陶然看来,该行业真正盈利的企业可能只有个位数。排名第三的拉卡拉成立于2005年,用了9年时间铺设网点、升级设备,直到2015年才开始盈利。这家公司拟在年内登陆创业板。孙陶然认为上市是较理想的方案。 上市后获得更多融资,这或将帮助拉卡拉与对手展开竞争。除了资本层面,一些第三方支付开始多元化转型,以获得更多盈利来源,比如成立征信业务,提供P2P等金融服务等。 而与此同时,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占据了超过90%的市场份额。较为便捷的二维码支付,正在取代玩家众多、竞争激烈的POS机支付。没有场景、用户和差异化业务,200多家第三方支付机构正面临洗牌。 不过,这些机构的老板们似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,那就是把手上的支付牌照卖出去。 值钱的支付牌照 如果过得下去,孙江涛也不会选择把公司卖掉。 大概在2014年时,钱袋宝创始人孙江涛就开始寻找买家。那时,微信和支付宝快速扩张,导致其他第三方支付机构进入一个相对焦灼的状态。它们在存量市场竞争,并通过拉低毛利率等方式获得市场份额。 在加入亚杰商会前,孙江涛的面试官之一是雷军。由于和雷军沟通较多,他第一个想到的买家,是本身拥有庞大用户量的小米。不过,在见雷军之前,他被告知下手晚了。小米已经在几年前买下了捷付睿通,只不过由于某些原因一直未公布。 孙江涛还考虑过UC,但随着阿里所占股份越来越多,只能选择放弃。 “我们的标的也就美团点评、滴滴和乐视等,这几家是一定需要一张支付牌照的。”孙江涛此前在接受创业家&i黑马采访时称。 在2016年春节后,孙江涛找到了美团点评创始人王兴。双方很快就定下来了买卖意愿。不过,由于涉及到牌照续展,这件事直到2016年9月份才较终落实。据了解,该笔交易或超过十亿元。 钱袋宝持有互联网支付、移动电话支付以及银行卡收单等三张牌照,还拥有跨境支付资质。 自2011年起,央行共发放了八批270张支付牌照,在前三批的续牌结果中,因为违规被吊销牌照和其他等方面原因多家支付机构遭合并后,截至目前市场仅存支付牌照255张。而自2015年3月开始,牌照的发放就已基本停止。
|